栏目名称
语言资源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24-005- 子---“子”的甲骨文象形一个在襁褓里的婴儿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08日 08:39     


最上面是小脑袋,左右是手臂,两腿被包裹在一起,本义是“婴儿”。在古代“子”是指儿女,后来才专指“儿子”。比如“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这里的“妻子”是指“妻子儿女”的意思。“子”的字形演变如下图:

起源与演变

“子”,象形字,最早见于甲骨文。“子”字的起源有三种,第一种写法在甲骨文中用作表示十二地支的第一位,像一个胎儿的象形,大大的脑袋,用“×”号标记其其囟门或面部,上面长有三根头发,像现代三毛的象形。

含义

子,本义是襁褓中的婴儿,《说文解字》:“子,十一月,阳气动,万物滋。入以为偁。象形。凡子之属皆从子。(李阳冰曰:子在襁緥中,足并也。)即里切。”

引申指儿子,后泛指儿女,又引申特指直系血统的下一代男性、女儿、太子等,又泛指人、臣民,还有十二地支的第一位、结果实等含义。引申为尊称,如孔子、墨子、韩非子、老子、荀子等。

又作姓,宋国的国姓。《史記·殷本紀》:“契,母吞鳦子而生,故曰子氏。”

“子”也是一个人称代词,在古代用以对男子的尊称或者美称,比如我们常说的“孔子”“庄子”等。


上一条:2024-006-成语“风马牛不相及”,很多人都在用,知道“风”字意思的人很少

下一条:2024-004-中华文明的秘密藏:古汉字竟然秘传着一套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