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名称
语言资源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23-41学认甲骨文 “兴 ”高采烈, “共 ”迎中秋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29日 08:30     


    每周识读甲骨文, 今天给大家讲的是两个会意字“共 ”和“兴 ”,中秋即将到来之际, 希望大家共同高兴地迎接假期。

“共 字形演变:

①是甲骨文的形体, 像左右两只手捧着一件物品。②是金文的形体, 与甲骨文极为相似。③是小篆的写法。 ④为楷书的写法。

     字义解读:

    从“共 ”字甲、金文等形体看我们很容易看出其代表的“供给 ”之意,如《周礼•夏官•羊人》: “共其羊牲。 ”就是说:供给他羊的祭品。

给神或祖先上供也要“恭敬 ”,所以“共 ”可以引申为“恭敬 ”,如《史记•贾谊传》: “共承嘉惠兮,俟罪长沙。 ”,“俟罪 ”指做官。大意是恭敬地接受美好的恩惠, 到长沙去做官。在“敬 ”的意义上,后世均写作“恭 ”。

那怎么理解“共 ”为“共同 ”之意呢?

    《说文》中提到“共, 同也。从廿廾。 ”,“廿 ”是两个“十 ”并列,战国文字连为一体,以两个“十 ”表示共同之意。

“共 ”字下面是“两只手 ”,其实,这两只手也是一个独立的汉字,这个字也读作“共 ”。在后来的汉字中,这“两只手 ”往往写成了“廾”,甚至“大 ”。


“共 ”字还有个读音 gǒng,是“拱 ”字的通假字。《论语•为政》: “居其所而众星共 之。 ”这句话不是“众星共居其所 ”的意思, 应意为“环绕 ”。这句话的意思是: (北极星)安静地居于一定的位置,所有的星辰都环绕着它。明白了“共 ”的多义, 出个小思考,《左传·文公十八年》: “父义,母慈,兄友,弟共,子孝。 ”这句话里的“共 ”是什么意思呢?

“兴

字形演变:

 

①甲骨文的四角是四只手, 中间抬着一个“井 ”字形的器物, 可见“兴 ”就有抬举之义,是个会意字。

②金文又增加了一个“ 口 ”字,表示用口叫喊、共同抬举之义。

③是小篆的形体,中间“ 同 ”字的形体更为明显。

④是楷书的写法,是由小篆③直接演变而来的。

⑤是草书楷化的简化字。

字义解读:

    《说文解字》: “興, 起也。从舁,从同,同力也。 ”舁( yú),共举;同,同力。理解“兴起 ”之意也很简单, 众多的手即可理解成众人, 许多人朝一个目标同心协力就能兴得起大事。左民安在《细说汉字》里对“兴 ”字的本义和引申义也有很全面的解释。“兴 ”字的本义就是“抬 ”、“举 ”,如: “进贤兴功。 ”(《周礼•夏宫•大司马》)意思是:进贤能举功臣。“兴 ”字又可以当“起 ”讲,与“举 ”义相近,如:“夙(sù) 兴夜寐。 ” (《诗经•卫风•氓》)就是说:早起晚睡。

    由“起 ”又能引申为“建立 ”,如: “汉兴,至孝文四十多年矣。 ”由“建立 ”之义又可以引申为“发动 ”,如:“汉大兴兵伐匈奴。 ”(《史记•张汤传》)后世所说的“兴师动众 ”,就是由此发展而来的。在李白的名作《庐山谣》中有这样两句诗:“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意思是:我最喜欢做庐山谣,兴致借庐山而发。这个“兴 ”字即为“兴致 ”或“兴趣 ”。请注意:凡是“兴趣 ”、“兴致 ”、“高兴 ”、“兴味 ”、“兴会 ”、“兴高采烈 ”等中的“兴 ”字,均应读为 xìng(幸),若读作 xīng(星)就不对了。

    这两个字的甲骨文都用了“手 ”的形象去表达,但意思却相差甚远。在甲骨文中借用手的形象去表达字义的用法也十分多见,毕竟劳动人民的幸福都是靠自己双手创造的啊。走近甲骨文,就像走近古人的生活,感受着古老年代的独特文字魅力。今日甲骨文学习到此,下期我们再见。

 

上一条:2023-42汉字演变受到哪些历史事件的影响?

下一条:2023-40中国文字的“老大哥 ”究竟是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