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名称
语言资源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23-02先秦书法简史:文字发展期,实用为主
发布时间:2023年07月07日 09:30     


 

传说中的仓颉造字以后,汉字就成了传承中华记忆的特殊载体。

在先秦时期的出土文物中,

我们可以看到早期书法的面貌。

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是现存最古老的文字,即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甲骨文,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已具备书法的三个要素:即用笔、结字、章法。

刻有文字的龟甲

商朝时,金文也开始萌芽。金文即青铜器上的铭文, 又叫钟鼎文,在周朝达到鼎盛。到

了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


西周,大盂鼎,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诸侯割据,书体也出现了蝌蚪文、鸟书等颜色不一样的烟火。书写 载体更加多样,出现了竹木简牍、帛书、石刻等,其中刻在石头上的石鼓文,是迄今所知传

世的最早的石刻文字,为大篆书体,为秦朝的官方字体小篆的前身。

秦石鼓拓片,故宫博物院


数千年的历史中, 中华书法变化多端,难以穷尽,我们大体可以按照字体变化、书写介 质变化、书法审美变化三个方面去理解这一博大精深的艺术。敬请关注下一期:秦汉书法简

史!

 

上一条:2023-03汉字的发展与演变:从最早的象形文字到如今的现代字形

下一条:2023-01文字的意义与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