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名称
语言资源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24-009-“说”文“解”字——文字创造过程的再现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17日 09:05     

 

     我们的祖先在最初创立文字的时候,仰观俯察,依类象形,这个时候的文字叫“文”。以后在“文”的基础上,利用“文”的字形和字音互相组合派生,这样产生的文字叫“字”。“文”是事物本来的形象,“字”是由“文”孳生、派生出来的,数量众多。后人逐渐不再严格区别,统称为文字。

“文”只能说明,不可分解,而“字”是可以解释的。


    按照“文”和“字”含义的这种区别,象形字和指事字是文,会意字、形声字、转注字和假借字是字;说明解释象形字和指事字叫做“说文”,而说明解释会意字、形声字、转注字和假借字叫“解字”合称“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是文字创造过程的再现。现在看到的文字都是已经被历史造好的文字,这些文字记载着经典和卷帙浩繁的书籍,承载着全部的中国文化。文字是载体,是我们学习中国文化的基础。我们用文字来记录、表达对世界的认识和看法。学习的过程必须要通过文字,透过文字可以认识世界、承载历史、延续文明。


    文字有形音义三个方面的内涵。学习文字需要从这三个方面来展开。看见任何一个字,都要问一问:它的形音义从何处而来?这是一种很适用的学习方法。就像我们观察一个人一样,首先会注意他的外貌形象,然后会去听他所讲的话,不仅如此,还要看他的行为,光讲得好做不到是没有用的,所以要听其言,观其行,会其真意。


学习和认识一个文字就是认知了解和其相关的事物与情怀。学习文字的过程,就是格物的过程。


我们来看看说文解字的“”和“”字。


(小篆)


    《说文》中“说”为:“释也;从言兑。”“说”是会意字,从言从兑会意。“兑”本身为八卦之一,其类象为“口”、为“言”、为“少女”、为“悦”等等,可见对“说”字的会意取决于对“言”与“兑”理解的多少。“说”应该能释人困惑,使人宽慰、喜悦。“说”的字音通“脱”,“说”要能使人释然、解脱。“说”的字音还通“朔”,通“烁”,“说”能使人追根溯源,心意明了。

   

(小篆)

    “解”字也是个会意字,从角从牛从刀会意。“解”的字音通“节”,通“介”,通“揭”,等等。说到“解”,还会想起“庖丁解牛”的故事。《说文》解为:“判也。从刀判牛角。”为什么用“刀判牛角”来会意呢?


    先来看看“”。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牛”是个典型的象形字,牛角一画,惟妙惟肖。《说文》解牛为:“大牲也。牛,件也。件,事理也。象角头三封尾之形。”


    再来看看物体的“”字。

(甲骨文)
(小篆)


    “物”的字形从牛,“物”表示生物,牛为其大者,甲骨文字形的上部是个“以刀分二”的象形,就是在会意:“物”是能够分阴阳雌雄的生物,牛是生物之大者,为诸物之首。所谓“物理”,就是生物之理,就是阴阳雌雄之理。


    “物”字今天被引申为“事物”,从生物扩大到非生物,泛指一切事物,可是归根结底,“物”还是因着其阴阳的特点而化分和判别的。在天象上,牛对应着“牵牛”星,这“牵牛”星就是有玄武之象的北方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的牛宿,其所分野对应的地支为北方“亥子丑”中的“丑位”,在十二生肖中“丑”就是牛。


    传统文化中描述天地万物化生为:“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这是说万物以“牛”为首,牛为物之大者。《说文》解“物”为:“万物也。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于牵牛,故从牛勿声。”


    顺便说说万物的“万”字,简体字的表意很直接,就是从天之“一”而向下化生,而未简化的“萬”字字形字义都从“虫”。中国文化把万物都归结为虫,说到“万物”,首先是指各种生命,毕竟生命才是我们这个世界的主角。


    牛角是牛的关键部位,能“判角”则能“解牛”,能“解牛”则能别“万物”,乃至判分阴阳,格物致知。


    确立了中国文字的世界观,了解了“六书”,再来看文字,就会有一种以前没有的感觉:文字的空间被打开了,广阔的天地万象、悠久的历史文化、博大精深的意境、千姿百态的情怀、厚重悠远的道德,都可以在天地人心中,在字里行间得以体现。


    由此看来,识字不只是记住这个字怎么读,怎么写,字面是什么意思,而是要“以文入观”。从文字的字面回到创立文字的广阔的自然和文化背景中,去观想文字描绘的场景,去诵读发出文字的声音,去体会文字的意境。识字不只是认得和记住,而且还要了解与这个字相关的文化背景、历史知识、思想境界以及人文情怀。识字是一个生动活泼的再现文字创立的过程。


    识字是一个还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吸取知识,吸取生活和历史的经验,并且使得我们的情怀也得到陶冶,生命的提升也得到潜移默化。


    识字不以多少论高低,而是以能还原为目的,因为返回源头就会再生,所谓“一阳来复,生生不息”。朱熹《观书有感》说得好:“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识字要以中国文化的世界观为指导,要以广阔的中国文化为“手指”,以完善生命、回归心性为“月亮”。通过识字学文,和格物致知相关联,是学文字的教育意义之所在。


    学习汉字,写的是形,读的是音,传的是义。造字的方法是“六书”,学习的方法也是“六书”。


    后面会持续更新关于《说文解字》以及寒假课程安排的介绍,欢迎大家关注公众号,或者扫描作者的二维码加作者好友,后面有课程信息可以及时收到。




上一条:2024-010-蒋玉斌:甲骨文为何是“世界的记忆”?

下一条:2024-008-甲骨文的发现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