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字】
櫅(jī):甲骨文“櫅”字由“齐”和“木”上下相接构成。“木”表示和树木有关,“齐”表示读音。《说文解字》:“櫅,木也。可以为大车轴。”是一种可以用来制作车轴的树木。甲骨文用法不详。在六书属于形声。
西周金文“櫅”字(
(史墙盘)、
(
(钟)、战国文字“櫅”字
(襄安君壶)、
(古陶文汇编3.27))与甲骨文结构相同,《说文解字》所收小篆字形(
变为左右结构。
【櫅字常见字形】
资料来源:《甲骨文常用字字典》
【解字】
木:甲骨文“木”字像一棵树的样子,枝、干、根俱全。卜辞中有的用其本义,即树木;有的用作地名。在六书中属于象形。
“木”字古今形体一脉相承。我们选了一些代表性字例供大家参考:
(商木甗)、
(西周早期木鼎)、
(西周中期倗生簋)、
(西周晚期散氏盘)、
(春秋侯马盟书)、
(战国鄂君启舟节)、
(清华简金縢)、
(上博简孔子诗论)、
(睡虎地秦简)。
【木字常见字形】
资料来源:《甲骨文常用字字典》
上一条:2023-39商代文字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