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名称
社会服务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服务 >> 正文
传承彝海结盟精神,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晨希(彝海结盟)推普志愿者团队暑期社会实践(一)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07日 16:54     

       本网讯(文/毛各各 图/杨林峰、伏智宏)2024年7月7日,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乐山师范学院)晨希(彝海结盟)推普志愿者团队踏上了前往凉山州冕宁县彝海村的征程,此行的目的地是承载着深厚红色历史的彝海结盟旧址。这次调研活动不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更是一次理论与实践深度结合的探索之旅,旨在深化同学们对红色文化与民族地区发展政策的理解,为助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续写彝海结盟新时代故事积蓄力量。

       在彝海结盟纪念馆,同学们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红军与彝族人民深情厚谊的历史时刻。他们凝神倾听讲解员的讲述,深入了解红军司令员刘伯承与彝族果基家支头人果基约达(小叶丹)歃血为盟的感人故事。同学们无不赞叹于红军对民族地区群众的团结政策,以及彝族同胞的豪爽义气,就像小叶丹生前曾饱含热泪地嘱咐妻子说的:“只有红军和共产党讲民族团结,把我们彝人当人看,这样有情有义的军队一定会回来的,万一我有什么意外,你一定要保存好这面旗帜,等红军回来时,亲手交给刘大哥。”后来,小叶丹夫人将红军授予的队旗藏在自己的百褶裙里才免于敌人的搜找,将红军与彝族群众的这份情谊深深地护在手里,刻在心里。真挚的情谊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红军兄弟真的回来了,实施了一系列振兴彝族地区的政策,帮着彝族地区的兄弟姐妹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参观过程中,同学们对纪念馆中关于乡村振兴的展览内容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们了解到,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彝海村等民族地区全面摆脱贫困,在乡村振兴之路上大步向前。这些地区通过发展农文旅等特色产业,不仅实现了经济上的振兴,还在文化传承和生态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乡村振兴树立了典范。这一幕幕翻天覆地的变化让同学们深感振奋,对民族地区的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随后,同学们深入彝家新寨,走访当地彝家人民,亲眼见证了国家乡村振兴政策给彝族群众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善。一位受访的彝族妇女激动地表示,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她家不仅盖起了新房,孩子们也得以接受高等教育,并在县里找到了满意的工作。这生动展现了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彝族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接受教育和就业机会方面取得了卓越成效。

       最后,彝海村村委的毛书记为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而深刻的党课。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出发点,深情地讲述了彝海村近年来如何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坚持以农文旅为经济发展方向,不断探索和创新,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历程。毛书记的话语中充满了对彝海村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和期待,他鼓励广大同学积极投身于乡村振兴的建设中来,为实现乡村的繁荣与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他说道:“现在农村最缺的就是有知识、有文化的大学生,农村也是大有可为,欢迎同学们来农村建功立业。”在毛书记的带领下,团队成员们走览村庄,前往彝海结盟的取水点,沿途聆听彝海村过往的发展历程与未来的展望。一路上,毛书记与同学们积极讨论乡村的新发展路径,这场面无疑是实践经验与新生思想的激烈碰撞,激励着每一个人为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当成员们问到毛书记个人的心愿时,他说道:“我希望彝海村发展得越来越好,让村民们都有好的收入。”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深刻的历史回望,让我们重温了过去的辉煌与艰辛,更是一次充满希望的未来展望,激发了我们对美好明天的无限憧憬。作为乐师学子,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将持续继续以推广普通话为核心导向,积极投身到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用我们的知识和热情,为乡村的繁荣与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上一条:彝语普通话,和谐一家话——晨希(彝心一意)推普志愿者团队暑期社会实践(一)

下一条:乐山师范学院学子三下乡:彝乡心语 “云”上推普